油茶历来是常山人民的“摇钱树”
“油茶树处于自然野生状态下,至少要种4年以上才会开花结籽,其果实生长周期长达12个月之久,榨出来的油十分香醇,营养成分也很高,乡亲们把山茶油叫做‘神仙油’。”涂金木作为当地资深的油茶农,说起油茶籽如数家珍。
油茶树在深秋初冬时开花,果实要到第二年花开时节才成熟。历经四季的云滋雾养,尽吸天地间的日月精华,这种花果并存的特性在植物界堪称独一无二,因此民间有“抱子怀胎”的美称。新中国成立时,各地老百姓一穷二白、温饱难保是普遍的状况。在食用油广告铺天盖地的今天,人们很难想象那年代的居民每个月只有“四两油”供应的窘境。由此,山茶油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食用植物油,其规模化、产业化的种植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
1958年8月,国家林业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曾徒步莅临新昌乡有关山村,亲自指导发展油茶产业。时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粮为纲”成为一个流行全国的口号。这个接地气、暖民心的口号,既反映了党和政府对粮食问题的担忧和重视,也体现了为解决粮食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导向。那时,毛泽东主席又作出“浙江要发展一千万亩油茶,建设炸不烂的天然油库”的指示。这一伟大号召在常山人民的心窝里激荡起一股股暖流。
1971年,时任常山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于耐毅到北京参加全国棉、油、糖会议,周恩来总理接见到会代表,还特地询问起常山县油茶的生产情况。彼时彼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支持下,油茶产业具有良好基础的常山,迎来了传统农特产业蓬勃发展的新一轮高峰期。后来,省、县、乡林业部门在新昌乡东启山一带建成了油茶试验基地。同年,浙江省电影制片厂在黄塘附近的岩前、猷辂等生产队拍摄了油茶生产新闻纪录片。
油茶遍野铺富路
“‘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油是排在第3位的。乡亲们在上级号召下,投身油茶种植开发利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涂金木忆起往事,双目更加炯炯有神:“那时,黄塘村仅600人左右,但油茶林有3300多亩。作为全县油茶的重要产区,1971年10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来常山采风时,黄塘村成了首选地。没想到,这让我和老伴幸运地成了采摘油茶籽的科技示范员。”
涂金木23岁时与娘家在岩前的程芝凤结婚。那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来拍摄时,他们已有一子两女。他作为年轻的共产党员,且是新昌公社的团支部书记,就将妻子拉上,把家务撂一边,带头投入配合拍摄的义务劳动中。
“我们除了讲解采摘油茶籽的技巧要领,还向摄制组介绍,哪片山上是‘寒露籽’,哪个山坳里是‘霜降籽’。那时,我们黄塘的油茶品种,主打是这两个。不像现在的品种多,出油率更高。”涂金木说。摄制组在黄塘期间,还向油茶农详细了解“从脱脂茶粕中提取油茶皂素”“将油茶饼粕脱毒作饲料”“油茶籽仁壳的利用”“用油茶蒲制取活性炭”等土法技艺,制成相关影视宣教资料,向全国观众推广勤劳智慧的常山人民“茶油取金”的经验法宝。
当涂金木听了记者介绍,得知常山已拥有“中国油茶之乡”的称号时,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常山县常年的油茶籽产量达4900多吨、茶油达1300多吨,占全省产量的16.7%左右,油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常山浙西世贸城还设了全国油茶交易中心。“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身在大山深处的乡亲们没能及时看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的节目。”他略表遗憾的同时,又欣慰地说,“现在可好啦!平时家里响着广播、放着电视,方便我们这上了岁数的人了解外面的世界。听说油茶林面积已占了全县山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常山还有了‘浙西绿色油库’的美称。如今,山茶油越来越受城里人喜爱,价格也越来越高。这很好!这是几代人努力帮扶油茶农脱贫致富的结果。”